33地图 www.33map.net
首页 | 北京市 | 上海市 | 天津市 | 重庆市 | 河北省 | 山西省 | 陕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贵州省 | 四川省 | 云南省 | 甘肃省 | 黑龙江 | 内蒙古 | 广西 | 宁夏 | 青海省 | 新疆 | 西藏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
首页
手机版
极速版
当前电脑版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33地图 >> 中国地图 >> 山西省 >> 太原市 >> 正文   山西太原阳曲县地图
地图搜索
   
请点击左边列表选择地名,鼠标滚轮放缩地图、拖动平移地图。

  • 其他国家和地区
  • 太原市
    ├ 小店区
    ├ 迎泽区
    ├ 万柏林区
    ├ 杏花岭区
    ├ 尖草坪区
    ├ 晋源区
    ├ 清徐县
    ├ 阳曲县
    ├ 娄烦县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大同市
    ├ 长治市
    ├ 阳泉市
    ├ 晋中市
    ├ 晋城市
    ├ 忻州市
    ├ 朔州市
    ├ 临汾市
    ├ 运城市
    ├ 吕梁市
  • 中国
    • 直辖市
      ├ 北京市
      ├ 上海市
      ├ 天津市
      ├ 重庆市
    • 华北
      ├ 河北省
      ├ 山西省
      ├ 内蒙古
    • 东北
      ├ 黑龙江
      ├ 辽宁省
      ├ 吉林省
    • 华东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华中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华南
      ├ 广东省
      ├ 广西
      ├ 海南省
    • 西南
      ├ 贵州省
      ├ 四川省
      ├ 云南省
      ├ 西藏
    • 西北
      ├ 陕西省
      ├ 甘肃省
      ├ 宁夏
      ├ 青海省
      ├ 新疆
    • 港澳台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当前位置:山西太原阳曲县


  

山西太原阳曲县所在地市的区县/乡镇/街道地图:


> 山西 > 太原 > 阳曲县

山西太原阳曲县

查看地图
行政代码:140122行政级别:县
长途区号:0351 车牌号码:晋A
面积:2060km2邮政编码:030000
身份证前六位:140122隶属政区: 太原
行政区划:黄寨镇 大盂镇 东黄水镇 泥屯镇 中心镇 高村乡 候村乡 凌井店乡 西凌井乡 北小店乡 杨兴乡
阳曲县相关网站:
阳曲旅游指南
阳曲特产介绍
太原品牌网
太原旅游指南
太原特产介绍
山西品牌网
山西旅游指南
山西特产介绍
行政代码 面积驻地简介
黄寨镇 140122100 109.6km2 黄寨镇是阳曲县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镇辖17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有7635户,48484人。总面积10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详细]
大盂镇 140122101 大盂镇是阳曲县四个平川乡镇之一,全镇有11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人口约13000余人。大盂镇金家岗所产之金软黍黄米,曾获得山西省优质奖章;近年来,大盂……[详细]
东黄水镇 140122102 164.2km2 阳曲县辖镇。1959年建东黄水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164.2平方公里,人口1.6万。阳东公路过境。辖东黄水、故县、西……[详细]
泥屯镇 140122103 118.6km2 阳曲县辖镇。1959年建泥屯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中西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118.6平方公里,人口2万。西岔公路、黄东公路过境。辖泥屯、思西……[详细]
中心镇 140122104 中心镇位于山西太原阳曲县。下辖: 140122104001 121 新阳东街社区居委会 140122104002 121 商贸新街社区居委会 ……[详细]
高村乡 140122200 113.8km2 阳曲县辖乡。1958年建星火公社,1972年更名高村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面积113.8平方公里,人口1.2万。北同蒲铁路过境。辖高村、辛……[详细]
候村乡 140122201 108.3km2 阳曲县辖乡。1961年设侯村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中南部,距县城5公里。面积108.3平方公里,人口1.5万。北同蒲铁路、大运公路过境。辖侯村、……[详细]
凌井店乡 140122202 183.3km2 阳曲县辖乡。1959年设凌井店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面积183.3平方公里,人口1.1万。阳东公路过境。辖凌井店、东郭湫、西郭湫、寺南、……[详细]
西凌井乡 140122203 147.7km2 阳曲县辖乡。1959年设西凌井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38公里。面积147.7平方公里,人口0.2万。西岔公路过境。辖西凌井、泉水沟、……[详细]
北小店乡 140122204 140.8km2 阳曲县辖乡。1961年设北小店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60公里。面积140.8平方公里,人口0.3万。西安公路过境。辖北小店、梁庄、大……[详细]
杨兴乡 140122205 248.7km2 阳曲县辖乡。1959年设杨兴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面积248.7平方公里,人口0.4万。城贾公路过境。辖杨兴、水头、杨庄、石坡头、桃子湾、……[详细]
   阳曲县属于山西省太原市,地处忻州与晋中盆地之脊梁地带。扼晋要冲,太原门户。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低平。东临盂县,西连静乐县,古交市,南抵太原市,北接忻州市,东北与定襄县交界,东南入寿阳县毗连。境北系山系横亘东西,云中山系纵贯南北,因为并北屏障,号称太原之北大门,为兵农必争之地。
    清代以前,辽,金,元时期,少数民族多次举兵犯并州,境内之石岭,天门,赤塘三关,皆驻雄兵以据敌;抗日战争期间,阳曲曾为晋察翼,晋绥两大边区联袂抗日之前沿阵地;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凭借阳曲倒之有利地形,围歼太原城守敌,取得太原战役的彻底胜利。阳曲地域广阔,气候温和。
  农作物
    境内人民历来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谷子、玉米、葵花、高粱、薯类、油料等,其次有小麦、莜麦等。部分土特产品名闻遐迩,泥屯镇北马掌川、陆家山所产之“东方亮”小米,曾为清宫贡品,至今仍为人们走亲访友之礼品;大盂镇金家岗所产之金软黍黄米,曾获得山西省优质奖章;南、北两山丘陵地区之干鲜果品破有名气,泥屯镇中兵酥梨获省优产品;侯村乡国光苹果、伙路坪关山花椒,均驰名三晋,被评为省、部级优质产品。“十五”期间又引进建设了旭美薯业、汉波食品、名流配餐食品加工、顺天制药、阿牛乳业、小福星玉米油加工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建成了润丰园、维纳园、蒲丰园、宏明、六味斋等农业种植养殖示范园区。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以煤、铁、石膏为主,铅、云母也有蕴藏。煤炭 资源主要有会沟通、西黄水煤田,总储量5000余万吨;西庄乡韩庄煤田,总储量1173万吨。我失矿主要分布于侯村乡汉岭村的红叶梁及王兴坪一带,总储量94.09万吨。由于境内土质多为粘土,砖瓦工业遍布全县。
    阳曲自然资源丰富,宜林地和荒山牧坡尤为广阔。全县宜林面积104.6万亩,牧坡草地55万亩。东、西两山宜林面积大,造林放牧得天独厚,发展林牧业条件十分优越;丘陵地区和河谷平地,气候温和,土肥地平,为境内主要产粮区;位于海拔800~1200米之间的梯田地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特别适于栽植经济林木。境内地下资源也很丰富,煤、铁、铝矾土、石灰岩、石膏、大理石、长石、云母、石英等矿藏,储量可观,有待开发。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有不二寺,原坐落在北留乡小直峪村口,现已全部搬迁回县城博物馆内重新修葺。现存正
  三藏寺殿一座,砖木结构。面阔3间,进深3间。前廊有檐住四根,上细下粗,直径40公分,有柱础。悬山顶,吻兽谌毁,瓦砾散失不全,主要构件为金元时代建筑风格。除晋祠的“献殿”外,是太原市第2座金代建筑物。悬泉寺,位于伙路坪前斧柯村15公里处的半山腰。背靠悬崖,面临汾河,石岩建寺,美妙神奇。
    三藏寺(大安寺)位居岔上乡南龙泉村二华里处的万寿山山腰,故名龙泉寺。据不完全统计传说,唐三藏曾路经此寺,又得名三藏寺。
    开花寺座落落大方在高村乡辛庄村东的开花寺,据专家们考究认定为一处完整的具有明代艺术风格听古建筑。
    近年,以龙池山庄、黄土人家、安阳山庄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业呈现出新的亮点。
  交通
    交通以公路为主,北同蒲线、大运路、原太高速路横贯全境,有7条县级公路,177公里;乡村公路221公里。“十五”期间,投资2.71亿元,完成康西线、阳双线二级道路改建工程、阪寺山旅游路一期路基工程、城贾公路路面工程以及村村通油路工程,尤其是村村通工程,投资3800万元,完成119个行政村、236公里,全县96.7%的行政村通上了油路、水泥路。全县已有9个乡镇112个行政村开通班车,通班车的行政村达90%以上.阳曲人民为昨天的历程而欣慰,亦为今天的业绩而自豪,更为明天的辉煌而充满信心。勤劳勇敢的14万阳曲人民,定将从自身经历中总结经验,把握机遇,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坚持科教兴县,协力同心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繁荣、富强、文明、美好的新阳曲而奋斗不息。
  环境风貌
    阳曲县地处忻定、晋中盆地之间,山多川少,沟壑纵横,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偏低,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110座,最高山峰柳林尖山,海拔2101.9米,中部平川海拔800~900米。境内有杨兴、泥屯等8条河流。总面积2070.6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54.37%,丘陵占34.96%,平川占10.67%。境内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平川8℃—9℃,山区5℃—7℃,年平均降雨量为441.2毫米,无霜期为164天左右。境北系舟山系横亘东西、云中山系纵贯南北,历为并北屏障,号称太原之北大门,为兵家必争之地。属太原市的郊区县,南距省城太原17公里,北接忻州市、定襄县,东连盂县、寿阳县,西与静乐县和古交市接壤,南靠草坪区、万柏林区、杏花岭区。总面积2060平方公里,占太原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辖有黄寨、大盂、泥屯、东黄水4镇,侯村、高村、凌井店、杨兴、西凌井、北小店6乡。阳曲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2′~113.09′,北纬37.56.′~38.09.′112 。南北长54公里,东西宽82公里。东西两端为石山区和土石山区,中部为盆地,土石山区占总面积的54%,半坡丘陵占35%,平川盆地占11%,海拔位于800米-2000米之间,全境东、西北三面较高,南面低平,西山地区小云系,东山地区系舟山系。
  特产
    阳曲县土特产品也极为丰富,名声远扬。农产品以玉米、谷子、葵花、豆类、山药蛋、油料等为主产,并盛产苹果、酥梨、桃(张拔白桃)、葡萄(阳寨葡萄)、(石城、韩寨)、花椒、核桃、仁用杏等干鲜果品和无公害蔬菜。小国光苹果为部优产品,小国光、红富士、酥梨为省优产品,花椒、核桃为国际博览会金奖,二次灭菌奶填补了山西的空白,畅销省城市场。山杏、山桃、黄芩、柴胡、串地龙、山枣、蘑菇、木耳、野菜等各种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主要土特产品还有有:“太后香”、河上咀豆腐干、大红袍花椒、核桃核仁、“阿牛”系列奶制品。
  教育
    阳曲县属于太原市农业县和重点插点贫困县。全县辖四镇六乡,有中小学268所、幼儿园89所,教职工2018人,在校21157人。98年以来,县教育局先后荣获全国“两基”先进单位、太原市中等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太原市“九五”期间成人教育先进集体,山西省教育统计先进单位,太原市创建安全文明铁道走廊示范单位、太原市农村学教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阳曲县政区古今变化甚大,据考,春秋时,在今大盂镇一带始建有盂县。战国至隋唐五代千余年中,境内政权时置时省,屡易治地,今大盂镇、黄寨镇、东黄水镇、凌井店乡、北小店乡先后建立过盂、狼孟、汾阳、阳直、抚城、乌河、燕然、洛阴、阳曲等县政权。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阳曲县治所移至太原城西郭外,为郭下县,史称“晋阳首邑”。此后,境内县级建置基本稳定。元、明、清三代,阳曲县均为省(路)、府治所在地,为当时山西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心。民国前期,阳曲县为山西省会,一等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阳曲县境内曾一度建立东阳曲、西阳曲、盂(县)阳(曲)等民主县政权。1948年秋,东、西阳曲县民主政府合并,成立阳曲县人民政府。太原市政府成立后,随太原市政区变化,阳曲县境域逐步缩减,至1958年后确定为现域。
    
  民国以前
    春秋属晋。晋顷公十二年(前514),祁奚之孙祁盈触法,大夫魏献子(舒)治理政务,分原祁氏之田为邬、祁、平陵、梗阳、涂水、马首、盂等七邑。据考,晋盂邑即为今大盂一带。战国时,在今黄寨镇黄寨村东置狼孟,为赵邑。《读史方舆纪要》载:"狼孟县,俗名黄头寨,在太原府北七十里"。黄头寨即今黄寨村,至今遗址尚存。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以郡统县,置狼孟县,隶属太原郡。西汉复置盂县。汉初,以太原郡21县和雁门郡辖县改置韩国,后改置为代国。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废除代国,复置太原郡。时狼孟县、盂县、汾阳县均隶属于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新莽时改狼孟县为狼调县。东汉建武二年(26),改太原郡为太原国,建武十四年(38),废太原国复置太原郡。期间,废汾阳县。狼调县、盂县先后属太原国、太原郡。汉末,建安二十年(215),原阳曲县(在今定襄县境内)荒废,曹操迁阳曲县民于今太原市北郊区阳曲镇一带新置阳曲县。《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阳曲镇"汉时阳曲故治也"。阳曲县与狼调县、盂县同属太原郡。西晋泰始元年(265),改太原郡为太原国。太康五年(284),复置太原郡。阳曲县、狼调县、盂县同属之。东晋废盂县,改狼调县为狼孟县。北魏废狼孟县并入阳曲县,隶属肆州永安郡。北周时改属肆州雁门郡。隋唐两代分合频繁。隋开皇初年,文帝以姓杨恶其曲名,改阳曲县为阳直县,十六年(596)更名为汾阳县,并分置盂县。大业初又废盂县并入汾阳县,大业末改汾阳为阳直县,移治木井城,木井城即今东黄水镇故县村。义宁(618)初,分阳直县地在今县境凌井店一带置抚城县。阳直县、抚城县同属太原郡。唐武德初,改抚城县为乌河县。三年(620),分阳直县地置汾阳县。七年(624),废阳直县,改汾阳县为阳曲县,并在今东黄水镇西、南、北洛阴村一带分置洛阴县。贞观元年(627),李世民将州、县加以并省,乌河县并入盂县(今盂县),洛阴县并入阳曲县。六年(632),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一带苏农部落少数民族内迁,置燕然县,八年(634),侨置于阳曲境内(今太原西北35公里),十七年(643)并入阳曲县。自此,县境统称阳曲县。唐初属并州太原郡,开元十一年(723)后属太原府。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北汉降宋,太宗恶晋阳人民负隅顽抗,毁晋阳城,降太原府为并州军事,移并州治于县界三交寨,不久又移至榆次,七年(982),因榆次"地非要会",将州治从榆次迁至县南唐明镇,并迁县治于太原城西郭外。熙宁三年(1070),废平晋县入阳曲县。政和五年(1115),复置平晋县。金天会年间,实行路、府(州)、县三级地方行政。太原为府,阳曲县治移入府城,为太原府治所在地,属河东北路太原府。元世祖二十七年(1290),实行中书省、路、州、县四级建制,阳曲县先后属太原路、冀宁路,为路治所在地。明洪武年间,废冀宁路,复置太原府,并承袭元制,设山西为行中书省(后改为山西都指挥司、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治所均驻阳曲县城。清袭明制,改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为山西行省,以阳曲县城为省会,并保留太原府建置,治所均在阳曲县城。太原府隶一州八县,阳曲县为府直隶县,县治所驻县前街(今太原市县前街)。
    
  民国至今
    
    中华民国初,废除府、直隶州、州的建置,裁府留县,实行省、县两级建置,后又于省、县之间增设道的建置,以道辖县,阳曲属冀宁道,省直辖县,县衙驻府城皇华馆(今太原)。民国16年(1927),废道。阳曲县为山西省会、一等县。民国26年(1937)10月,山西全省划为7个行政区(政治区),阳曲县属第四区。11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太原,民国阳曲县政权移驻河口镇,皇华馆改驻日伪阳曲县政权,并在今黄寨镇黄寨村设阳曲办事处。同年12月,晋察冀边区阳曲县抗日民主联合政府成立,驻杨兴村,隶属山西省第一行政区政治主任公署。民国27年(1938),阎锡山调整行政区划,阳曲县改属第八行政区。9月,晋察冀边区阳曲县抗日民主联合政府-取消。1940年2月,以同蒲铁路为界,铁路东成立晋察冀阳曲县抗日民主县佐公署(习称东阳曲县),同年改称东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驻今温川乡麻黄沟,隶属晋察冀边区第一专署。铁路西成立晋绥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习称西阳曲县),县政府驻今古交市阁上乡狮子村,隶属晋西北第八专署。次年,西阳曲县划归晋西北第三专区。1942年9月,东阳曲县东部地区与盂县西部地区合并成立盂(县)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县政府先后驻温川乡麻黄沟和盂县铜炉,隶属晋察冀边区第一专署。10月,西阳曲县改属晋西北第八专署。1943年1月,在东黄水、黄寨、侯村、小返等地组建东阳曲县中心区抗日民主政府。次年2月,改为东阳曲县抗日民主县佐公署,驻今东黄水镇马驼村,隶属晋察冀边区第一专署。秋,晋察冀边区第一专署改称第二专署,东阳曲县抗日民主县佐公署和盂(县)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改属晋察冀边区第二专署。1945年2月,东阳曲县抗日民主县佐公署改为东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凌井店乡凌井店村,隶属晋察冀边区第二专署。西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驻今古交市阁上乡狮子村(9月后,西阳曲县政府先后改驻今古交市解家滩、县境西庄乡官庄村),隶属晋绥边区吕梁行署第八专署。至此,阳曲县境内出现西阳曲县、东阳曲县、盂(县)阳(曲)县三个抗日民主政府并存的局面。同年8月,民国山西省政府重返太原市,民国阳曲县政府仍驻皇华馆。9月,撤销盂(县)阳(曲)县建制,原盂(县)阳(曲)县所辖地区归东阳曲县管辖,县政府先后驻凌井店、石槽、贾庄、杨家掌、北温川等村,隶属冀晋区第二专署。日伪时期,恢复道制,阳曲县属伪雁门道,道尹公署驻榆次,阳曲县仍为一等县。1948年8月,经华北人民政府决定,成立晋中行署。东、西阳曲县民主政府合并,成立阳曲县人民政府,治所在今县境高村乡辛庄村。同年11月2日,黄寨解放,3日,阳曲县人民政府迁到黄寨村,隶属晋中行署第一专署。次年3月,晋中行署与太原市人民政府合并,阳曲县改属太原行署第一专署。4月24日,县城(今太原城)解放,阳曲县人民政府接管小组随军入城,在皇华馆接管民国阳曲县政府。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阳曲县改属忻县专署。1958年,阳曲县划归太原市。此后,阳曲县建置归属再无变化。
  民族宗教
    阳曲境内,以汉族人为主体,少数民族极少。据1964年统计,全县少数民族有蒙古族、满族、回族、朝鲜族,共20人。其中,蒙古族4人,满族5人,回族8人,朝鲜族3人。1982年统计,已无朝鲜族,有蒙古族22人,苗族8人,回族9人,共39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0.03%。1990年统计,满族32人,蒙古族24人,回族9人,壮族3人,瑶族1人,共6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5%。0阳曲县委和阳曲县人民政府,历来尊重少数民族,鼓励其参政议政。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历届县人民代表大会和县政协委员会,均有少数民族代表和委员参加。阳曲县宗教有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耶稣教、基督教。全县天主教教区有教徒3万人。佛教教徒250多人,其中和尚5人,尼姑1人。教徒分布25个村委,35个自然村。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宗教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平反了"0"期间的冤假错案,开放民族宗教场所。1986年,遵照0中央(1982)19号文件精神,根据宪法第36条,全县开放了24个天主教教徒活动场所。90年代,贯彻0中央(1991)6号文件精神,落实宗教房产政策,将宗教财产全部归教会所有。批准河上咀、牛家滩、西黄水、石城等10个天主教堂重建、维修、改造,并开放了辛庄开花寺、岔上三藏寺2处佛教活动场所。1996年4月,解决了侯村天主堂宗教房产问题。8月,成立了阳曲县佛教协会。
以下地名与阳曲县面积相当:
  • 西藏那曲班戈县保吉乡
  • 新疆巴音郭楞州轮台县轮南镇
  • 安徽亳州市蒙城县
  • 安徽宣城市泾县
  • 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县提孜那甫乡
  • 广东惠州市龙门县
  • 湖南益阳桃江县
  • 四川德阳中江县
  • 山西忻州静乐县
  • 阳曲县特产与美食
    阳曲小米
    阳曲小米
    阳曲大蒜
    阳曲大蒜
    白马掌小米
    白马掌小米
    太原五加皮
    太原五加皮
    阳曲白桃
    阳曲白桃
    阳曲国光
    阳曲国光
    阳曲大红
    阳曲大红
    阳曲酥梨
    阳曲酥梨

    到阳曲县必去著名景点
    不二寺
    不二寺
    悬泉寺
    悬泉寺
    辛庄开化寺
    辛庄开化寺
    帖木儿塔
    帖木儿塔
    阳曲大王庙
    阳曲大王庙
    青龙古镇
    青龙古镇

    阳曲县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阳曲县怎么看? ---说两句吧!


  • 上一篇地图: 山西太原古交市马兰镇

  • 下一篇地图: 山西太原阳曲县北小店乡
  • 山西太原阳曲县相关的区县/乡镇/街道地图:

    · 山西太原小店区
    · 山西太原迎泽区
    · 山西太原万柏林区
    · 山西太原杏花岭区
    · 山西太原尖草坪区
    · 山西太原晋源区
    · 山西太原清徐县
    · 山西太原阳曲县
    · 山西太原娄烦县
    · 山西太原尖草坪区柴村街道
    · 山西太原尖草坪区新城街道
    · 山西太原古交市西曲街道
    · 山西太原古交市桃园街道
    · 山西太原古交市邢家社乡
    · 山西太原小店区黄陵街道
    · 山西太原小店区小店街道
    · 山西太原小店区北格镇
    · 山西太原小店区西温庄乡
    · 山西太原小店区刘家堡乡
    · 山西太原迎泽区柳巷街道
    · 山西太原小店区营盘街道
    · 山西太原迎泽区文庙街道
    · 山西太原小店区北营街道
    · 山西太原迎泽区庙前街道
    · 山西太原小店区平阳路街道
    · 山西太原迎泽区迎泽街道
    · 山西太原迎泽区桥东街道
    · 山西太原迎泽区老军营街道
    · 山西太原尖草坪区西焉乡
    · 山西太原迎泽区郝庄镇
    · 山西太原杏花岭区职工新村街道
    · 山西太原杏花岭区敦化坊街道
    · 山西太原尖草坪区南寨街道
    · 山西太原万柏林区-街道
    · 山西太原杏花岭区涧河街道
    · 山西太原万柏林区千峰街道
    · 山西太原尖草坪区迎新街道
    · 山西太原万柏林区化客头街道
    · 山西太原杏花岭区杨家峪街道
    · 山西太原万柏林区下元街道
    · 山西太原尖草坪区古城街道
    · 山西太原万柏林区小井峪街道
    · 山西太原杏花岭区巨轮街道
    · 山西太原杏花岭区中涧河乡
    · 山西太原万柏林区和平街道
    · 山西太原尖草坪区汇丰街道
    · 山西太原杏花岭区三桥街道
    · 山西太原万柏林区西铭街道
    · 山西太原杏花岭区小返乡
    · 山西太原万柏林区长风西街街道
    · 山西太原尖草坪区阳曲镇
    · 山西太原万柏林区万柏林街道
    · 山西太原杏花岭区杏花岭街道
    · 山西太原万柏林区神堂沟街道
    · 山西太原尖草坪区向阳镇
    · 山西太原万柏林区杜儿坪街道
    · 山西太原尖草坪区尖草坪街道
    · 山西太原杏花岭区坝陵桥街道
    · 山西太原万柏林区王封乡
    · 山西太原尖草坪区马头水乡
    · 山西太原万柏林区白家庄街道
    · 山西太原尖草坪区光社街道
    · 山西太原杏花岭区大东关街道
    · 山西太原尖草坪区上兰街道
    · 山西太原尖草坪区柏板乡
    · 山西太原万柏林区南寒街道
    · 山西太原晋源区义井街道
    · 山西太原晋源区罗城街道
    · 山西太原晋源区晋源街道
    · 山西太原晋源区金胜镇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没有任何评论
    直辖市 北京三维 上海三维 重庆三维 天津三维 特别行政区: 香港三维 澳门三维 台湾省 【请先按 省-市 查找所在的市(内含辖区内区县和乡镇地图) 】
    浙江 杭州三维 宁波三维 湖州三维 金华三维 桐庐三维 绍兴三维 诸暨三维 柯桥三维 嵊州三维 新昌三维 嘉兴三维 丽水三维 衢州三维 台州三维 温州三维 舟山三维 东阳三维 永康三维 海宁三维 德清三维 安吉三维 富阳三维
    广东 广州三维 深圳三维 韶关三维 潮州三维 东莞三维 惠州三维 江门三维 云浮三维 中山三维 珠海三维 佛山 河源 揭阳 茂名 梅州 清远 汕头 汕尾 阳江 湛江 肇庆
    山东 济南三维 临沂三维 青岛三维 威海三维 济宁三维 东营三维 淄博三维 日照三维 邹城三维 滨州 德州 菏泽 莱芜 聊城 泰安 潍坊 烟台 枣庄
    江苏 苏州三维 常州三维 南京三维 木渎三维 淮安 连云港 南通 宿迁 泰州 无锡三维 徐州 盐城三维 扬州 镇江
    安徽 合肥三维 宣城三维 马鞍山三维 安庆 蚌埠三维 亳州 巢湖 池州 滁州 阜阳 淮北 淮南 黄山三维 六安 宿州 铜陵 芜湖
    湖南 长沙三维 常德 郴州 衡阳 怀化 娄底 邵阳 湘潭 湘西 益阳 永州 岳阳 张家界 株洲
    湖北 武汉三维 襄阳三维 十堰三维 襄樊三维 宜昌三维 鄂州 恩施 黄冈 黄石 荆门 荆州 潜江 神农架 随州 天门 仙桃 咸宁 孝感
    四川 成都三维 绵阳三维 都江堰三维 温江三维 阿坝 巴中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内江 南充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资阳 自贡
    辽宁 大连三维 锦州三维 鞍山 本溪 朝阳 丹东 抚顺 阜新 葫芦岛 辽阳 盘锦 沈阳 铁岭 营口
    陕西 西安三维 安康 宝鸡 汉中 商洛 铜川 渭南 咸阳 延安 榆林
    河北 石家庄三维 廊坊三维 保定 沧州 承德 邯郸 衡水 秦皇岛 唐山 邢台 张家口
    河南 洛阳三维 郑州三维 安阳 鹤壁 焦作 开封 漯河 南阳 平顶山 濮阳 三门峡 商丘 新乡 信阳 许昌 周口 驻马店
    福建 福州三维 厦门三维 龙岩三维 南平 宁德 莆田 泉州 三明 漳州
    黑龙江 哈尔滨三维 大庆 大兴安岭 鹤岗 黑河 鸡西 佳木斯 牡丹江 七台河 齐齐哈尔 双鸭山 绥化 伊春
    海南 海口 白沙 昌江 儋州 东方 乐东 陵水 琼海 琼中 三亚 万宁 文昌 五指山
    江西 南昌三维 九江三维 抚州 赣州 吉安 景德镇 萍乡 上饶 新余 宜春 鹰潭
    甘肃 兰州 白银 定西 甘南 嘉峪关 金昌 酒泉 临夏 陇南 平凉 庆阳 天水 武威 张掖
    贵州 贵阳三维 安顺 毕节 六盘水 黔东南 黔南 黔西南 铜仁 遵义
    吉林 长春三维 延吉三维 敦化三维 珲春三维 白城 白山 吉林 辽源 四平 松原 通化 延边
    青海 西宁 果洛 海北 海东 海南 海西 黄南 玉树
    山西 晋中三维 阳泉三维 太原 长治 大同 晋城 临汾 吕梁 朔州 忻州 运城
    云南 丽江三维 昆明三维 保山 大理三维 德宏 迪庆 红河 临沧 怒江 普洱 曲靖 文山 西双版纳 玉溪 昭通
    广西 南宁 柳州三维 玉林三维 来宾三维 桂林三维 百色 北海 崇左 防城港 贵港 河池 贺州 钦州 梧州
    内蒙 赤峰三维 呼和浩特 阿拉善盟 巴彦淖尔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通辽 乌海 乌兰察布 锡林郭勒盟 兴安盟
    宁夏 银川 固原 石嘴山 吴忠 中卫
    西藏 拉萨 日喀则
    新疆 乌鲁木齐三维 伊宁三维 阿克苏 阿拉尔 阿勒泰 巴音郭楞 博尔塔拉 哈密 和田 喀什 克拉玛依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 石河子 图木舒克 吐鲁番 五家渠 伊犁哈萨克
    本站信息和图片为网友创作或采集于互联网,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不对其包含或引用的信息的准确性提供任何保证。手机版
    如有转载和版权问题请您联系管理员。免责声明 2013 联系33地图网:monfr@126.com 蜀ICP备05005342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索引地图 | 最近更新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