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南楚雄州大姚县六苴镇
云南 > 楚雄州 > 大姚县 > 六苴镇
云南楚雄州大姚县六苴镇
行政代码:532326103 | 行政级别:镇 |
长途区号:0878 | 车牌号码:云E |
人口:约1.39万人 | 人口密度:52人/km2 |
面积:267.9km2 | 邮政编码:675400 |
身份证前六位:532326 | 隶属政区: 大姚县 |
六苴镇相关网站: 大姚县旅游指南 大姚县特产介绍 楚雄品牌网 楚雄旅游指南 楚雄特产介绍 |
六苴镇位于大姚县北部,距县城45公里。东北与永仁县宜就乡毗邻,南与赵家店乡、金碧镇相邻,西与昙华乡和新街乡接壤。境内铜矿资源丰富,是滇中重点铜矿区。地势西部高东部低,海拔最高点光头山2756.4米,最低处咪吃博海拔1507米,有簸箕河、六苴河、者纳么河,三条河流由西向东贯穿全镇。全镇国土面积26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14亩,其中水田2917亩、旱地7097亩。辖8个村委会,9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935人,彝族占总人口的55.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8‰。县级西六公路纵贯波西、簸箕、六苴3个村委会,全镇8个村委会都已通车,8个村委会都已架通程控电话,有移动电话基站2个、联通电话基站1个、流动市话基站42个,固定电话703部,移动电话用户1372户,宽带上网201户。“十五”时期以来,六苴镇党委、政府在0大姚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努力克服地震、非典、干旱等自然灾害,聚精会神搞建设,全力以赴谋发展,开创了全镇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崭新局面。
-农村经济
六苴镇
全镇农业总收入4470万元;,乡镇企业316个,从业人2255人,全镇主产水稻、小麦、蚕豆、烤烟、玉米杂粮等,粮食总产量397.0万千克,农民人均有粮333.4千克;烤烟总产量45万千克,核桃总产量118.6吨,畜牧肉类总产量达1116.5吨;财政自收收入19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指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农业部制定的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报表中的"农民人均所得"。其计算公式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经济总收入-总费用-国家税金-上交有关部门的利润-企业各项基金-村提更多>>
1669元。全镇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促进了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发展。
-人口卫生
六苴镇
全镇总人口13925人, 其中农村家庭3230户、农业人口11359人,占总人口的81.6%,非农业人口2566人,占总人口的18.4%,劳动力7411人。分布有彝、汉、等民族,彝族7701人,占总人口的55.3%,彝族主要分布在红光村委会、者纳么村委会。汉族6224人,占总人口的44.7%,主要分布在外期地、六苴、簸箕、波西、石房、双河六个村委会。全镇以彝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6224人,彝族7701人,到2008年底,全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0732人,参合率94.5%;享受低保432人。有乡村医生8人。全镇有卫生机构2个、村卫生室7个,个体医疗门诊1户、专业技术人员36人、医疗床位52张、药品销售店3个;农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2000平方米。
-人文地理
六苴镇
六苴镇距大姚县45公里,总面积267.9平方公里,海拔1820米,常住人口13925人,其中农业人口11359,辖8个村委会,90个村民小组,是一个由汉、彝族组成的半山区镇。六苴原系彝语倮着,含义是石头多的地方,后变音为六苴。清道光年间,六苴村包括六苴、菖蒲塘两个小村,计140户人家,人口702人,民国时期属中和乡。解放后,属者纳么区,1956后设六苴乡。1958年,置六苴人民公社。1962年置六苴区。1965年并新街公社,1971年复置。1988年设镇,辖10个办事处。2003年,税费改革后,合并为六苴村委会。现全镇辖8个村委会。全镇耕地总面积6.67公顷,林地面积221.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74%,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六苴村委会北边,镇机关设党政综合办公室、文化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村镇规划建设所、畜牧兽医站、水管站、中心卫生院、计生办等事业单位。到2008年末,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9792万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6885万元,乡镇企业316个,从业人员2255人完成财政总收入198.2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1669元。全镇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122亩,产量397万吨, 其中玉米种植2876亩,产量 1033吨;小麦3418亩,产量703 吨;大麦1462 亩,产量243吨,马铃薯359亩,产量200吨。
以下地名与六苴镇面积相当:
-农村经济
六苴镇
全镇农业总收入4470万元;,乡镇企业316个,从业人2255人,全镇主产水稻、小麦、蚕豆、烤烟、玉米杂粮等,粮食总产量397.0万千克,农民人均有粮333.4千克;烤烟总产量45万千克,核桃总产量118.6吨,畜牧肉类总产量达1116.5吨;财政自收收入19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指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农业部制定的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报表中的"农民人均所得"。其计算公式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经济总收入-总费用-国家税金-上交有关部门的利润-企业各项基金-村提更多>>
1669元。全镇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促进了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发展。
-人口卫生
六苴镇
全镇总人口13925人, 其中农村家庭3230户、农业人口11359人,占总人口的81.6%,非农业人口2566人,占总人口的18.4%,劳动力7411人。分布有彝、汉、等民族,彝族7701人,占总人口的55.3%,彝族主要分布在红光村委会、者纳么村委会。汉族6224人,占总人口的44.7%,主要分布在外期地、六苴、簸箕、波西、石房、双河六个村委会。全镇以彝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6224人,彝族7701人,到2008年底,全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0732人,参合率94.5%;享受低保432人。有乡村医生8人。全镇有卫生机构2个、村卫生室7个,个体医疗门诊1户、专业技术人员36人、医疗床位52张、药品销售店3个;农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2000平方米。
-人文地理
六苴镇
六苴镇距大姚县45公里,总面积267.9平方公里,海拔1820米,常住人口13925人,其中农业人口11359,辖8个村委会,90个村民小组,是一个由汉、彝族组成的半山区镇。六苴原系彝语倮着,含义是石头多的地方,后变音为六苴。清道光年间,六苴村包括六苴、菖蒲塘两个小村,计140户人家,人口702人,民国时期属中和乡。解放后,属者纳么区,1956后设六苴乡。1958年,置六苴人民公社。1962年置六苴区。1965年并新街公社,1971年复置。1988年设镇,辖10个办事处。2003年,税费改革后,合并为六苴村委会。现全镇辖8个村委会。全镇耕地总面积6.67公顷,林地面积221.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74%,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六苴村委会北边,镇机关设党政综合办公室、文化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村镇规划建设所、畜牧兽医站、水管站、中心卫生院、计生办等事业单位。到2008年末,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9792万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6885万元,乡镇企业316个,从业人员2255人完成财政总收入198.2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1669元。全镇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122亩,产量397万吨, 其中玉米种植2876亩,产量 1033吨;小麦3418亩,产量703 吨;大麦1462 亩,产量243吨,马铃薯359亩,产量200吨。
以下地名与六苴镇面积相当:
六苴镇特产与美食






到六苴镇必去著名景点







六苴镇区划
532326103201 121 六苴村
532326103202 220 波西村
532326103203 220 簸箕村
532326103204 220 石房村
532326103205 220 红光村
532326103206 220 者纳么村
532326103207 220 外期地村
532326103208 220 双河村
532326103202 220 波西村
532326103203 220 簸箕村
532326103204 220 石房村
532326103205 220 红光村
532326103206 220 者纳么村
532326103207 220 外期地村
532326103208 220 双河村
百度推广
六苴镇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六苴镇怎么看? ---说两句吧!
云南楚雄州大姚县六苴镇所在地市的区县/乡镇/街道地图:
当前手机版本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