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1 历史
  2. 2 地理
  3.  位置境域
  4.  地形
  5.  气候
  6.  资源
  7. 3 行政区划
  8.  政区
  9.  首都
  10. 4 人口民族
  11. 5 国家象征
  12.  国名
  13.  国旗
  1.  国徽
  2.  国花
  3.  国歌
  4. 6 政治
  5.  政体
  6.  宪法
  7.  议会
  8.  政府
  9.  司法
  10.  政党
  11.  政要
  12. 7 军事
  13.  国防
  14.  军力
  1. 8 外交
  2.  外交政策
  3.  对外关系
  4. 9 经济
  5.  工业
  6.  农业
  7.  银行业
  8.  旅游业
  9.  财政金融
  10.  对外贸易
  11.  人民生活
  12. 10 社会
  13.  教育
  14.  医疗
  1.  媒体
  2.  交通
  3. 11 文化
  4.  语言
  5.  宗教
  6.  习俗
  7.  节日
  8. 12 旅游
  9.  风情
  10.  美食
  11.  景点
  12.  签证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马耳他共和国
英文名称
Republic of Malta
简    称
马耳他
所属洲
欧洲
首    都
瓦莱塔
国庆日
1979年3月31日
国    歌
《马尔他颂》
国家代码
MLT
官方语言
马耳他语、英语[2] 
货    币
欧元
政治体制
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总统:玛丽·路易斯·科勒略·普雷卡;总理:约瑟夫·穆斯卡特
人口数量
42.5万(2014年)。
主要民族
马耳他人[1] 
主要宗教
天主教[1] 
国土面积
316平方公里
GDP总计
96.43亿美元(2013年,国际汇率)
人均GDP
22776美元(2013年,国际汇率)
国    花
矢车菊
电    压
220/240伏特
注    音
ㄇㄚˇ ㄦˇ ㄊㄚ

历史介绍

马耳他最大天然良港——首都瓦莱塔马耳他最大天然良港——首都瓦莱塔
从公元前750年左右,腓尼基人挟着强大的文明敲开马耳他的大门开始,沧桑的历史从此展开。在腓尼基人之后,迦太基人、罗马人、阿拉伯人、诺曼人、西班牙人、圣约翰骑士、法国人,以及最后的英国人,陆续地踏上马耳他。虽然这些强权将马耳他作为扩张势力的跳板,却使得马耳他在历经殖民统治之后,得以拥有融合各种文化、艺术、宗教和建筑资产。
在布匿战争(Punic War)之后,罗马共和国摧毁迦太基,成为势力庞大的地中海新盟主。
公元217年罗马帝国将马耳他纳入版图,并为马耳他带来前所未有的文明与繁荣,当时所遗留下来的精致马赛克图案、浴池、大理石柱廊,可为该时期的繁荣作见证。据传圣保罗在公元60年曾因海难而滞留岛上3个月,这可能是马尔他接受基督教信仰的开端。
4、5世纪蛮族入侵欧洲时期,马耳他一度落入汪达尔人和东哥特人手中,直到533年才重新由东罗马帝国取得统治权。
870年,马耳他落入来自突尼斯的阿拉伯人手中,并有大量的建筑遭到劫掠与破坏,而马耳他也因此而荒废一段时间。
11世纪时,一群来自诺曼第的佣兵进入南意大利,并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王国,马耳他的阿拉伯人因此同意向佣兵统领罗杰伯爵(Roger de Hauteville)上缴税贡,其子罗杰二世继承父志,于公元1127年将马尔他纳入版图,这是马尔他再次天主教化的开端。自从罗杰二世在岛上建立天主教自治区之后,马耳他的命运便与西西里岛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关系直到1815年才结束。中世纪的马耳他,在欧洲天主教和北非回教之间摆动不定,除了海上的掠夺屡见不鲜之外,四处蔓延的瘟疫也不断侵袭这个岛国。
然而,决定马耳他命运的大事,则非圣约翰骑士团的到来莫属,公元153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将马尔他赐封给“圣约翰骑士团”,从此马耳他便留在西方的宗教世界中。
公元1798年,拿破仑率远征埃及的土伦舰队在马耳他靠岸,公然违反了马耳他信守中立的原则,并诱使大统领拒绝他登陆,遂以此为藉口驱逐骑士团,强占马耳他。
1800年,英国应马耳他人民的请求,继法国之后进驻该地,而在1815年的巴黎条约,将马尔他划归英国所有,从此马尔他成为大英帝国通往印度的地中海要塞。
1947年,英国允许马尔他成立自治政府,而仍然保留其殖民地位,但随后在1958年撤销自治政府。
1964年9月21日正式宣布独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1974年正式成立马耳他共和国。[1] 

地理介绍

位置境域

地中海的心脏——马耳他地中海的心脏——马耳他
马耳他位于南欧,意大利西西里岛南方90公里的地中海上中部。面积316平方公里。有“地中海心脏”之称,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被誉为“欧洲的乡村”。全国由马耳他岛、戈佐、科米诺(即凯穆纳岛,面积约3平方公里)、科米诺托岛和菲尔夫拉岛五个小岛组成,海岸线长180公里。[3]  其中马耳他岛最大,面积245.73平方公里,多天然良港;第二大岛为戈佐岛,面积67.08平方公里。[2] 

地形

马耳他岛地势西高东低,丘陵起伏,间有小块盆地,无森林、河流或湖泊,缺淡水。[4] 

气候

马耳他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气温为15℃,平均气温21.3℃,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5℃。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11月至次年的3月为冬雨季。[4] 

资源

马耳他自然资源缺乏,除生产建筑用石灰岩外,无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完全依赖进口。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但开发不足,可替代能源使用率仅为0.36%。

行政区划介绍

政区

全国共有68个地方市政委员会,其中马耳他岛54个,戈佐岛14个。马耳他分为六个统计区:南港:面积26平方公里,人口83234。北部:面积74平方公里,人口44852。北港:面积24平方公里,人口118409。东南: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50650。西部: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51961。戈佐-科米诺: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29026。[4] 

首都

瓦莱塔(Va
马耳他首都瓦莱塔马耳他首都瓦莱塔
lletta)面积达0.8平方公里,是一座欧洲文化名城,以圣约翰骑士团第六任首领拉·瓦莱特的名字命名,是全国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它有许多有趣的别名,诸如“圣约翰骑士团之城”、“巴洛克的伟大杰作”、“欧洲艺术之城”等。面积0.8平方公里,人口约7000人(2014年)。
马耳他最大的天然良港――大港位于首都瓦莱塔与比尔古、圣格莱亚和考斯皮卡三座古城之间,港区海岸线长15.56公里,万吨货轮可进港装卸货物,年吞吐量为160万吨。港内有多处深水码头以及装卸、加油和储粮等设施。[4] 

人口民族介绍

马耳他全国总人口41.76万人(2011年)。主要是马耳他人,占总人口95%以上,其余为阿拉伯人、意大利人、英国人等。

国家象征介绍

国名

正式名称马耳他语为Repubblika ta' Malta,通称Malta。英语为Republic of Malta,通称Malta。中文表记为马耳他共和国,通称马耳他。“马耳他”一词的起源无从考究。通常的词源学说认为其来自希腊语μέλι(音meli),意为“蜜”。希腊人称此岛为Μελίτη(音Melite),指“蜜”或“甘甜”,或因马耳他出产一种品味独特的蜂蜜,故得昵称“蜜地”。希腊在前700年即对马耳他岛富有影响,使用希腊语的东罗马帝国在公元395年至公元870年间亦统治马耳他。另一说“马耳他”来自腓尼基语“Maleth”,意为“避风港”。[5] 

国旗

马耳他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两个相等的
马耳他国旗马耳他国旗
竖长方形构成,左侧为白色,右侧为红色;左上角有一镶着红边的银灰色乔治十字勋章图案。白色象征纯洁,红色象征勇士的鲜血。乔治十字勋章图案的来历:马耳他人民在二战期间英勇作战,配合盟军粉碎了德、意法西斯的进攻,于1942年被英王乔治六世授予十字勋章。后来,勋章图案被绘制在国旗上,1964年马耳他独立时,又在勋章图案四周加上红边。[5] 

国徽

马耳他国徽启用于1988年,为盾徽,图案与国旗相同。
马耳他国徽马耳他国徽
上有五垛并带缓冲闸的璧形冠。左右分别饰以橄榄和棕榈枝条,下方的绶带书写着“马耳他共和国”。[5] 

国花

矢车菊是马耳他的国花。象征幸福的矢车菊的故乡在欧洲。它原是一种野生花卉,经过人们多年的培育,它的“野”性少了,花变大了色泽变多了,有紫、蓝、浅红、白色等品种,其中紫、蓝色最为名贵。[6] 

国歌

《马耳他颂》。
歌词大意:一帝赐保佑,你一贯保护这块土地,祖国的亲爱的名字,我们永远铭记!是你把我们的祖国造得这么美丽。

政治介绍

政体

总理府总理府
马耳他实行共和国制,奉行中立政策。1998年9月,马耳他国民党上台执政后对马耳他内外政策作了较大调整,在财政、金融、税收、司法、教育和医疗等领域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外重新恢复加入欧盟的申请,重开入盟谈判并取得重大进展,于2002年底与欧盟结束关于马耳他加入欧盟的谈判。2003年3月,举行全民公决,53%的民众支持加入欧盟。对外于4月16日与欧盟正式签署加入欧盟条约。2004年5月1日马加入欧盟。2003年4月国民党蝉联执政。进一步加强同地中海南北两岸国家的关系,继续在欧洲—地中海合作中发挥桥梁作用。[5] 

宪法

1964年9月21日颁布的独立宪法规定,马耳他为君主立宪制政体,英国女王为马耳他国家元首。1974年12月13日修改宪法,马耳他成为共和国,但仍保留在英联邦内。总统为国家元首,由总理提名经议会投票同意产生,任期5年。[5] 

议会

一院制,称众议院,为立法机构。由普选产生,任期5年。本届议会于2013 年3 月选举产生,共65席,其中工党(执政党)占37席,国民党(反对党)占28 席。[5] 

政府

2013年3月,工党赢得大选后组成新一届政府。约瑟夫·穆斯卡特(Joseph Muscat)任总理,内阁成员包括副总理兼欧洲事务部长路易斯·格莱克(Louis Grech)、外交部长乔治·维拉(George Vella)、旅游部长卡梅努·维拉(Karmenu Vella)、教育和就业部长伊伐瑞斯特·巴特洛(Evarist Bartolo)、可持续发展、环境和气候变化部长里奥·布林卡特(Leo Brincat)、交通和基础设施部长乔·米兹(Joe Mizzi)、戈佐部长安东·雷法洛(Anton Refalo)、社会对话、消费者事务和公民自由部长海琳娜·达利(女)(Helena Dalli)、经济、投资和小企业部长克里斯琴·卡东纳(Christian Cardona)、家庭和社会团结部长玛丽·路易斯·科勒略·普雷卡(Maire-Louise Coleiro Preca)、内政事务和国家安全部长伊曼纽尔·马利亚(Emanuel Mallia)、财政部长爱德华·锡库鲁纳(Edward Scicluna)、能源和节水部长康拉德·米兹(Konrad Mizzi)、卫生部长戈弗里·法鲁贾(Godfrey Farrugia)、行政规划和简化事务国务秘书迈克尔·法鲁贾(Michael Farrugia)、欧盟2017轮值主席国和欧盟资金事务国务秘书伊恩·博奇(Ian Borg)、文化和地方政府事务国务秘书乔斯·赫雷拉(Jose Herrera)、科研、创新、青年和体育事务国务秘书斯蒂芬·博恩坦波(Stephen Buontempo)、农业、渔业和动物权益事务国务秘书罗德里克·高蒂斯(Roderick Galdes)、竞争力和经济增长事务国务秘书爱德华·扎密特·刘易斯(Edward Zammit Lewis)、残疾人权益及老龄事务国务秘书弗兰科·莫西埃卡(Franco Mercieca)、司法事务国务秘书欧文·鲍尼奇(Owen Bonnici)等22人。[5] 

司法

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构,由1名首席大法官和16名大法官组成,由总统根据总理推荐任命,任职到65岁退休。现任首席大法官为西尔维奥·卡米莱里(Dr. Silvio Camilleri),2010年就任。检察长彼得·格莱克(Dr. Peter Grech),2010年就任。

政党

(1)工党(Partit Laburista,PL) :执政党。1921年成立,党员以工人居多。对内主张“公民第一”,权力一律平等,逐步削弱宗教势力,建立自主经济,工会参与企业管理,出售部分国有企业股份。对外主张中立和不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反对马加入欧盟,但在马入盟后表示尊重马人民的选择;重视同地中海国家关系。现任领袖约瑟夫·穆斯卡特(Joseph Muscat),2008年6月就职。
(2)国民党(Partit Nazzjonalista, PN):主要反对党。1880年成立,党员主要是工商业者、教职员、律师、农民。对内主张把马建成信奉天主教、具有欧洲传统和民族精神、自由正义的民主国家。对外主张加强同欧洲国家和地中海各国的联系和合作。现任领袖劳伦斯·冈奇(Dr. Laurence Gonzi),2004年3月就职,副领袖西蒙·布苏蒂尔( Simon Busuttil )。
(3)民主选择党(Alternattiva Demokratika,AD) ,又称“绿党”(The Green Party):成立于1989年,是欧洲绿党成员,在马议会无席位,注重环境及社会问题。在2013年大选中,该党支持率不足2%。 2009年6月,在欧洲议会议员选举表现平平。现任主席迈克尔·布里古格里奥(Michael Briguglio),2009年10月就职。[5] 

政要

马耳他总统玛丽·路易斯·科勒略·普雷卡马耳他总统玛丽·路易斯·科勒略·普雷卡
总统玛丽·路易斯·科勒略·普雷卡(Marie Louise Coleiro Preca)。曾任马耳他家庭和社会团结部长。2014年3月4日,马耳他总理约瑟夫·穆斯卡特提名其出任马耳他第九任总统。玛丽·路易斯·科勒略·普雷卡将于2014年4月4日就任马耳他总统,她成为继阿加莎·巴巴拉之后的马耳他第二位女总统。
总理约瑟夫·穆斯卡特(Joseph Muscat)。工党领袖。1974年1月22日生。毕业于马耳他大学,获商业管理和公共政策学士、欧洲研究硕士,2007年获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管理研究博士学位。曾任工党电视台记者、工党电视台新闻部主任和工党网络报纸主编。1994 至 1997年任工党青年论坛财政书记、代理主席。1994年至2001年任全国执委会委员。2001年至2003年任教育书记。2003年任工党年会主席。2004年当选欧洲议会议员,任经济和货币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马耳他总理约瑟夫·穆斯卡特马耳他总理约瑟夫·穆斯卡特
2008年6月当选工党领袖,9月辞去欧洲议员职务,10月当选马议会议员并出任反对党领袖。2013年3月率领工党赢得大选,组建新政府并出任总理。曾2次访华。[1] 

军事介绍

国防

马耳他不设国防部,武装部队由总理直接管辖。

军力

截止2014年9月马耳他有正规军约1900人,其中军官228人,后勤人员400人。武装部队司令卡梅尔·瓦萨洛(CARMEL VASSALLO)准将,2004年3月就职。根据1980年同意大利签订的双边防务协定,意负责为马提供安全保障。马警察力量为1860人,由内政部管辖。[5] 

外交介绍

外交政策

独立后一直奉行中立政策,始终保持与欧洲大陆和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友好关系,强调自己是“欧洲的一部分,也是地中海的一部分”,坚持以欧盟和地中海为重点,全面参与欧盟决策进程,推动欧洲地中海合作,积极发展同地中海南北两岸国家关系。重视并积极发展同美国、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等域外大国和新兴经济体的关系。

对外关系

与中国的关系
中马1972年1月31日建交以来,一直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双方高层互访频繁。经贸合作发展顺利。两国签有《贸易和经济合作协定》。2007年5月,商务部副部长于广洲与马外长弗南多在北京共同主持召开了中马政府经贸混委会第 七 次会议,双方就如何挖掘两国经贸合作潜力、提升合作水平进行了探讨。2007年双边贸易额为7.03亿美元,下降14.8%。其中我进口3.76亿美元,增长7.2%;出口3.27亿美元,下降31.1%,主要原因是我向马出口的空气调节器和钢材数额较2006年有所下滑,导致双边贸易额整体有所下降。双方正朝着实现贸易平衡方向而积极努力。
中马在文化、教育、卫生、民政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多,签有多个合作文件。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马设立了地中海地区中医中心,现每年为患者提供治疗近5000人次,并通过举办培训等活动,在马影响越来越大。2003年9月19日 , 我在马正式成 立中国文化中心。2008年该中心已成为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马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的重要平台。2008年,《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展》在马举行了为期近半年的展览,参观总人数占马全国人口的近1/5。 我赴马留学生逐年增多。此外,我已将马列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双方签署了关于互免持外交和公务护照人员签证的协定 ;两国负责老龄事务的部门已进行了多年合作,效果良好。[1] 

经济介绍

马耳他资源贫乏,技术人员短缺,加工工业规模小,造船和修船业持续不景气。此外,高就业、高工资、高福利政策以及劳资纠纷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马经济的发展。
为改善经济和缩小与欧盟标准的差距,国民党上台后着手对马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进行调整。马政府2001年通过《商业促进法》,以更优惠的政策鼓励和促进投资,并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同年,公布就业和产业关系白皮书并通过对马干船坞和造船厂进行结构调整的计划。2001年,马电子制造业出口下降,但农渔业、建筑业、交通通讯、商业零售、金融保险、公共企业等行业的产值均有增长。2002年,马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走出低谷。2003年,马经济保持低速增长势头,国企、福利等方面的改革取得进展。2004年,马经济复苏稳步前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2008年开始马耳他正式使用欧元,原马耳他里拉退出流通。[2] 
马耳他2007年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65.05亿美元 GDP增长率 4%
人均GDP 约16000美元 通货膨胀率 2.4%

工业

2004年,工业产值占GDP的23%,同比上升0.1%。主要产品有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精密仪器、食品饮料、化工产品等。约有3万人在制造业部门工作,其中约3000人服务于电子部门。[7] 

农业

2007年,农业产值占GDP的2.5%。农产品主要有小麦、马铃薯、洋葱、豆类和蔬菜等。粮食、牛奶、植物油、水果等依赖进口。[7] 

银行业

马耳他银行业主要有:
商业银行,2006年银行总计资产130亿马镑(约折合410多亿美元,1马镑≈3.2美元),总共拥有3666名雇员,108个分支网点,向雇员发放了0.4亿马镑的薪水,向政府支付的税金和正常开支约0.36亿马镑,向股东支付的股息约0.16亿马镑。
马耳他金融服务局马耳他金融服务局
马银行业中的各银行机构可以混业经营,即各银行机构对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租赁业务等均可经营。但是,在马只有5家银行从事零售业务,即通过设立分支机构的方式吸收存款,为大众提供服务。其他银行资产并不主要来源于马耳他,客户也不以当地人为主,大多从事转账、投资、代理等国际性业务。在从事零售业务的银行中,汇丰银行(HSBC)和瓦莱塔(BOV)银行规模排名前两位,他们的业务总额占马市场总额的90%以上。
马耳他中央银行是发钞行,2008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后,马中央银行的发钞权将交给欧洲中央银行。马耳他金融服务局(Malta 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负责商业银行审批、监管。
马耳他中央银行成立于1968年,最初目的是为了弥补马独立之初缺乏一个指导经济和财政状况的独立机构。1994年,马通过了《中央银行法》,明确了马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2002年经过修改的《中央银行法》又赋予了其稳定物价的职能。随着2004年马加入欧盟,马央行构成了欧洲央行系统(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 ESCB)的一份子。[7] 

旅游业

旅游业是马主要外汇来源。有各类星级旅馆136家,其中五星级酒店6家,床位总数2.17万个;此外还有126座度假公寓及客栈,可提供9万多个床位。2003年,赴马游客总数达113万人次,同比下降0.6%。旅游业收入约2.61亿马耳他里拉,同期增长6%。[7] 

财政金融

2004年,政府债务占GDP的72.8%,政府赤字达9400万马耳他里拉(约2.83亿美元)。
截至2007年底,外汇储备达37.85亿美元,黄金储备约1300万美元。主要银行:
瓦莱塔银行,资产额8亿马耳他里拉。
地中海银行,资产额10.11亿马耳他里拉。
龙霸银行(Banif??), 资产额4515万马耳他里拉。
APS银行,资产额3568万马耳他里拉。[7] 

对外贸易

马对外贸易长期逆差。马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欧盟是马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贸易额占马对外贸易的65-70%,其中法国、意大利名列第一、二位。主要进口日用消费品、机械、食品、原材料。主要出口电子、服装、普通机械产品等。2004年,马进口13.17亿马耳他里拉,同比增长2.9%;出口9.15亿马耳他里拉,同比降低1.6%;贸易逆差达4.02亿马耳他里拉,同比增加5200万马耳他里拉。[7] 

人民生活

马耳他每2人拥有1辆小汽车,每千人拥有电话429.9部,电视及收音机435台。实行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及退休保险制度。[1] 

社会介绍

教育

中、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共有学校340所。
美吉斯语言学校美吉斯语言学校
马耳他全境共有语言学校56所,比较有名的有:EC,EF,ESE,这三所为全球连锁学校,知名度较高,费用相对也高;NSTS语言学校,是马耳他第一所语言学校,前身为马耳他大学外语部,教育质量高,费用相对较低;还有美吉斯学校和champer,主要以中国和土耳其学生为生源。
在马耳他唯一的一所国立大学是马耳他大学,世界百所名校之一,每年向世界各地输送大批专业的人才。
伦敦大学在马耳他有一所分校“马耳他圣马丁信息技术学院”,隶属于伦敦大学的校外办学制度,完成学业后可拿到伦敦大学的毕业证书。[5] 

医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1年马耳他全国医疗总支出占GDP的8.7%,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医疗健康支出2444美元。2006-2013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35人、护理和助产人员71人、牙医5人、药师12人;2006-2012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床位48张。[5] 

媒体

马耳他大学马耳他大学
主要报刊:《地平线》,日发行约2万份;《祖国报》,日发行约2.5万份;《时报》(英文),日发行约2.5万份。
广播电视受马耳他广播局监管。马耳他电视台为国家电视台,1962年开始播放电视节目,由政府公共广播服务有限公司经营。工党开设的电视台──超级一台,于1994年开播。私营有线电视台以播放娱乐性节目为主。马广播局成立于1961年9月,现为欧广联和英联邦广播协会及欧洲新闻学会的成员。马公共广播服务有限公司系按照《广播法》于1991年9月27日成立的政府机构。马新闻局是马总理府的一个司局级单位,统管政府新闻政策和各类新闻媒体。[1] 

交通

公路
马耳他国土面积较小,境内无铁路,国内基本依靠公路。马耳他316平方公里的国土有2252公里,无告诉交通系统。公交系统不发达。马耳他加入欧盟以后,欧盟每年给马耳他一定数量援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改善公路状况。[8] 
铁路
马耳他无铁路。[8] 
空运
马耳他自由港空中鸟瞰马耳他自由港空中鸟瞰
马耳他有超过40条航线,与欧美、北非等地区的86个航空港有直飞航线。唯一机场是卢阿(LUQA)国际机场,每年平均客运量为250万人次,货运量为1.7万吨。
马耳他与中国无直达航班,可通过法兰克福、迪拜、巴黎、罗马、伦敦等城市转机。[8] 
水运
Marsamxett港口远眺Marsamxett港口远眺
马耳他海上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天然港口,在马耳他注册船只5830艘,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7位。并在岛的南部建有现代化自由港。年吞吐量超过200万只标准箱,平均每年借贷1700多艘货船,是地中海沿岸的第三大港口,在欧洲排第12位。[8] 

文化介绍

语言

马耳他语马耳他语
马耳他语,马耳他的官方语言之一(另一种是英语)属阿非罗-亚细亚语系闪语族。使用人口逾30万(全世界马耳他人约有100万)。在澳大利亚和北美诸国的马耳他移民中也有数量不等的使用者。
除英语与马耳他语这两种官方语言外,意大利语在马耳他也非常流行,不少超市和零售店的员工都会说马耳他语、英语和意大利语这三种语言。走在大街也上经常会看到说着意大利语的游客与当地人交流。

宗教

马耳他圣马丁信息技术学院马耳他圣马丁信息技术学院
天主教为马耳他的国教,信奉人数占98%,少数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和东正教。

习俗

马耳他人社交场合衣着整齐、得体;与客人相见时,要与被介绍过的客人一一握手,并报出自己的名字;亲朋好友之间相见,习惯施礼。
马耳他饮食以西餐为主。
马耳他年轻人婚前基本与父母共同生活,婚后分住,但亲属之间关系较为密切。[5] 

节日

国庆日:3月31日(1979年)
独立日:9月21日(1964年)

旅游介绍

风情

马耳他地下陵墓马耳他地下陵墓
马耳他位于地中海中部,紧临意大利。是地中海最大的群岛。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常青,每年的1~10月是马耳他的旅游旺季。[2] 

美食

瓦莱塔瓦莱塔
马耳他食品属于地中海食品。其饮食结构与意大利的饮食结构相似。马耳他人家庭会经常制作意大利通心粉,他们叫Pasta。比萨也是生活中的重要饮食组成部分。马耳他菜是几个世纪以来岛上居民与来马耳他定居的外来者在烹调习惯上互相影响的结果,这种结合使马耳他菜混合了地中海周围各地的饮食口味。尽管许多菜式是岛上特有的,然而一部分很受欢迎的菜式的做法却是源自西西里岛、意大利南部以及中东地区。
鱼和肉
鱼和肉在马耳他人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但鱼也是很贵的。虽然马耳他是个海中心的国家,但是其渔业的发展受意大利和北非的限制。所以马耳他甚至还要从意大利进口一些鱼产品。
肉类的品种也很多,而且可以吃到新西兰羊腿。在首都瓦莱塔的大肉市上,1镑可以买到4支小羊腿。而且马耳他人不会制作猪蹄和内脏,鸡胸肉比较贵,但是鸡翅膀的价格和国内的价格差不多。而且这正是中国人喜欢吃的。
中国人喜欢喝酒。但是在马耳他,酒水要相对的贵一点。这里是典型的欧洲生活方式。酒水以葡萄酒为主。干红酒的度数在8-14度不等。加入欧洲盟后,以前要5-6镑的葡萄酒,只需1镑就可以买到。如果您需要高度酒,您可以选择苏格兰的威士忌和俄罗斯的Vodka,他们的度数大多在38-42度之间。但价格要在8-13镑左右。
别具风情的鲜花餐
用鲜花做成的菜肴在世界各地很受人们青睐,更有许多人在酒和饮料中放入鲜花,使饮品独具芬芳。 地中海的马耳他,烹饪的鲜花汤名扬四方。梨花、凤尾花与草莓合做的“三色汤”,还有将葫芦花切碎制做的“碎花汤”,不胜枚举,为这个风光旖旎的岛国增添了别种风情。

景点

CALYPSO岩洞CALYPSO岩洞
马耳他首都瓦莱塔是一个古风犹存的现代城市。城中保留着不少精雕细琢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和方石铺地的古老街道。建于1623年的著名古迹———大院,曾是马耳他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堡垒。独立后,大院的一部分作总统官邸,其它部分辟为公园。瓦莱塔还是马耳他最大的海港和转口贸易中心。
著名景点有:瓦莱塔、古代神殿、地下陵墓、马耳他总统府、摩斯塔大教堂、圣约翰大教堂大港、骑士团宫殿、维多利亚城、CALYPSO岩洞、神庙遗迹等。

签证

1.所需时间:需提前两周申请签证;
2.要求项目:照会或公函上需注明访问目的,停留时间和抵马时间;
申请人无论持何种护照均需用英文填写签证申请表三张,交照片三张;
提供邀请函、电;申请签证前,持照人须在护照上签名。
3.签证情况:马方发给一个月有效的一次入境签证。
凡经马去第三国者,如订妥联程机票,不出机场,停留不超过24小时,可免办签证。否则,应申办签证。[3]